國際貨物貿易在國際經濟貿易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關國際貨物貿易的法律制度是國際貿易法的重要內容。在國際貿易法律體系中,除了貨物貿易法律之外,還有國際技術貿易、國際服務貿易法律。按照本書的體系安排,本章主要介紹國際貨物貿易法律。
第一節(jié) 國際貨物買賣法概述
一、國際貿易及國際貿易法的含義
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與別的國家或地區(qū)之間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從某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角度來看這種商品交換活動,通常把國際貿易稱為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而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又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兩大部分組成,因此對外貿易也被稱為進出口貿易。
傳統(tǒng)上,國際貿易的基本形式是國際貨物買賣。但隨著世界經濟、科技的發(fā)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國際技術轉讓活動在國際上迅速展開,國際經濟與技術合作蓬勃發(fā)展。此外,一些服務貿易形式,如國際貨物運輸、國際保險、國際旅游等也在國際交易中大量涌現(xiàn)。這樣,國際貿易的形式就不再只是單一的有形商品貿易了,而是逐漸產生了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等形式,具有了多元化的特點。
國際貿易法,是指調整各國之間商品、技術、服務的交換關系以及與這種關系有關的各種法律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①所謂有關的各種法律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在貨物貿易領域,主要是指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國際貿易支付與結算、海關商檢、對外貿易管制中的法律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因貨物貿易而引起的反傾銷、反補貼、國際產品責任以及為解決上述各種關系中雙方當事人爭議而產生的商事訴訟與仲裁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等。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法律規(guī)范
國際貨物買賣法的基本法律規(guī)范體現(xiàn)為一個國家的對外貨物貿易立法、國際貨物買賣公約以及國際貿易慣例。貨物貿易法涉及范圍廣,主要有:國際貨物買賣法、國際貨物運輸法、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法、海關與商檢法、國際貿易支付與結算法、國際貿易訴訟與仲裁法以及WTO下的貨物貿易協(xié)議和主要國家的貿易管制法等。
在國際上影響比較大的一些國家的國內立法主要有:《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英國貨物買賣法》、《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我國對外貿易適用的法律主要有:《對外貿易法》、《合同法》、《民法通則》、《海關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