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章u201c70年對外開放之概覽u201d,概要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外開放的歷史脈絡、重大事件、關鍵節(jié)點、主要作用和標志性成就。概括而言,對外開放奠定了新中國現(xiàn)代化產業(yè)基礎,推動了經濟增長、就業(yè)、結構升級、技術進步和體制改革,也推動了思想解放與理念創(chuàng)新。中國的開放在為自身發(fā)展提供諸多收益的同時,也為全球提供了多種參與方共享的紅利。
上篇是對新中國前30年的對外開放與現(xiàn)代化建設關系的研究。關于這30年發(fā)展與開放的關系,是一個被相當普遍誤讀、誤解的問題,認為這個階段的指導思想是u201c閉關鎖國u201d,建設實踐是u201c獨立發(fā)展u201d。真實的情況是,對外開放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其間雖然有偏向和波動,但并沒有改變這個基本態(tài)勢。這一篇以大量數據和事實為依據,描繪出對外開放在新中國前30年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提供理解和評價歷史的事實基礎。上篇包括三章,分別是:u201c新中國成立初期引進項目與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u201du201c引進受挫與經濟發(fā)展的波動u201d和u201c再次引進高峰及現(xiàn)代化建設加速u201d。
中篇是分析改革開放40年來對外開放的歷程。與前30年相比,這是一個全新的開放過程。u201c新u201d字體現(xiàn)在開放理念、開放目標、開放方式、開放范圍和開放效果等各個方面。概括而言,前30年開放的主要意義,是大量引進設備和技術,加快國內現(xiàn)代化建設;后40年開放的眼界和目標更為開闊: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各類資源的配置效率,推動國內企業(yè)深度參與全球分工體系,參與重構國際經濟格局,開放還對思想解放和體制改革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中篇包括五章,分別是:u201c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及貿易大國地位形成u201du201c中國服務貿易的發(fā)展、規(guī)模與結構u201du201c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結構、技術和重要地位u201du201c對外投資增長與u2018一帶一路u2019倡議的實施u201d和u201c以開放促改革:中國道路的重要經驗u201d。
下篇是若干重要問題和典型案例的討論研究。這部分內容有些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開放道路的突出特征,有些回應了開放過程中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還有些總結了中國經驗的理論貢獻和學術價值。下篇包括五章分別是:u201c案例研究:對外開放的外溢效應與本土產業(yè)競爭力提升u201du201c案例研究:中國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決定因素u201du201c案例研究:對外開放中的收益分配u201du201c案例研究:科技全球化和中國技術引進u201d和u201c案例研究:市場開放與本土文化國際傳播u201d。
尾章是對中國未來開放前景的概略展望。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開放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從國內經濟基本面變化和國際形勢變化兩個角度,提出中國今后對外開放可能出現(xiàn)的若干趨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