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課:敦煌歷史文化背景
1、問題: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 )?
選項:
A:西端
B:東端
答案: 【西端】
2、問題:敦煌地區(qū)青銅時代的四壩先民較多地受到( )的影響。
選項:
A:西亞兩河文明
B:北非埃及文明
C:南亞古印度文明
答案: 【西亞兩河文明】
3、問題:漢代開郡,中原移民和諸羌、月氏、匈奴遺緒融合并共同開發(fā),使得當(dāng)?shù)丶扔泻裰氐闹性幕A(chǔ),又具有與中、西亞密切聯(lián)系的文化傳統(tǒng),形成這一地區(qū)( )。
選項:
A: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
B:強悍的民風(fēng)
答案: 【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
4、問題:敦煌懸泉遺址出土“浮屠里”簡,證明敦煌地區(qū)在( )已出現(xiàn)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筑。
選項:
A:公元1世紀(jì)
B:公元前1世紀(jì)
答案: 【公元1世紀(jì)】
5、問題:前秦建元二年(366),自東而來的“沙門樂僔杖錫西游至此(鳴沙山)……架空鐫巖”“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營建“伽藍”。西游、東來之僧不憚跋磧涉砂獨垂青于此的真正原因( )。
選項:
A:“忽見金光,狀有千佛”的“諸多神異”
B:適宜的佛教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
答案: 【適宜的佛教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
見面課:敦煌的《法華經(jīng)》藝術(shù)
1、問題:在現(xiàn)存三部漢譯《法華經(jīng)》中,《妙法蓮華經(jīng)》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它的譯者是 ( )
選項:
A:西晉 · 竺法護
B:隋 · 阇那崛多等
C:唐?義凈
D:后秦 · 鳩摩羅什
答案: 【后秦 · 鳩摩羅什】
見面課: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
1、問題:敦煌研究院七十多年來幾代人堅守在莫高窟進行保護研究工作,他們的精神被總結(jié)為莫高精神,其內(nèi)容是( )。
選項:
A: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dān)當(dāng),開拓進取
B:堅守大漠,甘于寂寞,艱苦奮斗,開拓進取
C:堅守大漠,自強不息,勇于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
答案: 【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dān)當(dāng),開拓進取】
2、問題:常書鴻先生為什么要放棄法國的生活而回國?答:( )
選項:
A: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敦煌藝術(shù)的價值。
B:因為國內(nèi)的工資待遇更高。
C:因為他不適應(yīng)歐洲的生活習(xí)慣。
答案: 【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敦煌藝術(shù)的價值。】
3、問題:段文杰先生在敦煌壁畫臨摹方面的貢獻極大,特別是他用了數(shù)年時間復(fù)原臨摹的《 》成為我們認(rèn)識唐代壁畫的經(jīng)典之作。
選項:
A:都督夫人禮佛圖
B:張議潮出行圖
C:簪花仕女圖
答案: 【都督夫人禮佛圖】
4、問題:在樊錦詩的大力推動下,甘肅省人大頒布了《 》,這是專門針對莫高窟文物保護的一項法案,從此莫高窟的保護有了明確的法律規(guī)范。
選項:
A: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準(zhǔn)則
B: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
C: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法
答案: 【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
5、問題:當(dāng)前,直接影響到敦煌壁畫保護的問題是( )。
選項:
A:風(fēng)沙帶來的問題
B:氣候變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C:游客與日俱增帶來的問題
答案: 【游客與日俱增帶來的問題】
第一章 單元測試
1、多選題:
漢代在西北設(shè)立的河西四郡是武威、_____ 、______ 、敦煌。
選項:
A:嘉峪關(guān)
B:張掖
C:蘭州
D:酒泉
答案: 【張掖;酒泉】
2、單選題:
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的各種文物總計約( )件。
選項:
A:5萬
B:10萬
C:2萬
D:3萬
答案: 【5萬】
3、多選題:
敦煌壁畫主要可分為七類,分別是尊像畫、佛教故事畫、______、傳統(tǒng)神怪畫、經(jīng)變畫、______ 、裝飾圖案畫。
選項:
A:山水畫
B:佛教史跡畫
C:歷史畫
D:供養(yǎng)人畫像
答案: 【佛教史跡畫;供養(yǎng)人畫像】
4、多選題:
唐代莫高窟營造了一些大佛,包括第______ 窟的北大像和第 _____ 窟的南大像。
選項:
A:130
B:158
C:45
D:96
答案: 【130;96】
5、單選題:
莫高窟北涼時期交腳菩薩像的雙獅座是來自_____的影響。
選項:
A:古印度
B:古羅馬
C:古波斯
D:古希臘
答案: 【古羅馬】
6、判斷題:
1900年莫高窟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里面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都是佛經(jīng)寫本。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7、判斷題:
敦煌石窟每個洞窟的內(nèi)部建筑形式,完全是按照印度石窟的樣式建造的。
選項:
A:錯
B:對
答案: 【錯】
8、判斷題:
敦煌壁畫不僅僅表現(xiàn)了佛教的內(nèi)容,還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生活諸多場面。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9、判斷題:
出資營建洞窟的人稱為供養(yǎng)人。供養(yǎng)人都是世家大族和文武官員。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第二章 單元測試
1、判斷題:
漢武帝占領(lǐng)了敦煌地區(qū)以后建立了一個關(guān)叫玉門關(guān),是因為(這是玉進入中國的一個關(guān)口)
選項:
A:錯
B:對
答案: 【對】
2、單選題: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第一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去伊犁河流域找被匈奴人打走的( ),來聯(lián)合進攻匈奴。
選項:
A:吐蕃人
B:月氏人
C:蒙古人
D:貴霜人
答案: 【月氏人】
3、多選題:
兩漢時期并列在整個絲綢之路上的四大帝國是:
選項:
A:羅馬帝國
B:漢帝國(中國)
C:亞述帝國
D:安息帝國(帕提亞)
E:貴霜帝國
F:粟特帝國
答案: 【羅馬帝國;漢帝國(中國);安息帝國(帕提亞);貴霜帝國】
4、單選題:
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傳播,主要是在( )時期。
選項:
A:西漢時期
B:魏晉南北朝
C:東漢時期
D:三國時期
答案: 【魏晉南北朝】
5、單選題:
中古時期,即約公元3-10世紀(jì),活躍在整個絲綢之路貿(mào)易中的重要角色,是中亞的商業(yè)民族( )。
選項:
A:阿富汗人
B:粟特人
C:貴霜人
D:安息人
答案: 【粟特人】
6、單選題:
粟特人所信仰的宗教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被稱為( )。
選項:
A:基督教
B:祆教
C:伊斯蘭教
D:景教
答案: 【祆教】
7、判斷題:
隋煬帝所派黃門侍郎裴矩所書的《西域圖記》的序言保留在《隋書·裴矩傳》里,說當(dāng)時有三條絲綢之路,都會經(jīng)過敦煌。
選項:
A:錯
B:對
答案: 【對】
8、判斷題:
唐代,五臺山的文殊信仰也逐漸地進入到了敦煌。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