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由于東盟的新聞跟很多同行交流了一下,發(fā)現(xiàn)有一個普遍的傾向,得知這些有什么用呢?雖然說與國外的同行競爭時的確是有了優(yōu)勢,但是我們產品的最大競爭來自國內,了解了也就沒用啊!
真的沒用嗎?
當然不是,就如同原來的forme在東盟可以為進口減免5%的關稅這件事情上,很多企業(yè)都不知道,那我們公司就用這個簡單的證書,成本只有100塊,拿下了幾個客戶。
價格高一點或者相同的時候,我們會拋出這個證書,就像我們出口商很多出口政策不知道一樣,進口商很多進口優(yōu)惠政策也不清楚,有的一下子就被蒙住了,或者以為這是什么新奇事物,或者以為這個證需要出口商有特殊資質才能申請。
他們肯定會打聽是真是假,當他們知道是真的時候,一定會愿意用跟同行同樣或者高一點的價格與你成交,因為他們節(jié)省了成本。
即使他們告知了競爭對手,來互相壓價格,競爭對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落實,或者說有一些地方的forme,必須先注冊登記才能申請,已經趕不上這筆交易。
做外貿需要了解國家政策,也需要利用這些政策,試想,你不了解政策,當客戶提及的時候你卻一無所知,要花時間去落實,客戶會不會對你的專業(yè)性提出質疑?
即使這些政策不能成為你的利器,也不能讓他們成為了你的短板!
要記住,就像你做外貿不可能了解所有的外貿政策一樣,進口商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進口優(yōu)惠政策,這個結構性的缺失,或許將會幫你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