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我就開始頻繁的跑到泰國拜訪客戶,我說的拜訪客戶絕對不僅僅是指去見見老客戶,而是實打實的跑到當地去開發(fā)市場,開發(fā)新客戶。
在電子商務時代以前,外貿就是這樣開展的,所以不算是什么新型的方法,但是進入了互聯網外貿時代,一切都變了:
做些網絡宣傳,就可以等待詢盤,又有成本更加低廉的談判途徑——郵件,所以,面談似乎變得有點多余。
但是,隨著大量供應商的涌入,線上已經是完全的紅海,獲客成本極大增高,每一個詢盤都變得值錢,可是線上的溝通成本實在是很高,根本無法與客戶知根知底的老供應商競爭;而且,實際上,很多客戶在這么多年的尋找中已經找到了非常稱心如意的供應商,幾乎不會再出來發(fā)詢盤,要開發(fā)這些客戶就只能靠主動營銷,而主動營銷中最有殺傷力的便是地推。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來多的意識超前的企業(yè)走出去,而且的確是拿到了不錯的戰(zhàn)績;但是更多的公司還在觀望,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出去拜訪過客戶,沒有思路,最怕的是投入那么多,拿不到相對應的回報,利貿的服務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地推的標準化文件,今天把能夠分享的部分分享給大家。
就如同展會的標準化文件一樣,我們把地推也分為三個階段,事前,事中,事后。
事前客戶分類首先,我們要把拜訪的客戶進行分類,我習慣上把客戶分為以下幾類:
客戶類型不同,意味著我們見他們的目的就不會相同,意味著我們需要采取的策略就不會相同:
已合作客戶:維護關系,深度開發(fā)
有障礙客戶:找到問題,攻克障礙,推進訂單
初次接觸:這類客戶可能剛剛開始跟我們聯系,對我們不了解,那么就要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價值
完全陌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陌拜,這類客戶絕大多數時候根本沒聽說過我們,甚至有可能沒有從中國買過任何產品,我們要做的是快速直接的向客戶介紹我們的公司,我們的產品,甚至是我們的價格;
對號入座下一步就是把我們資料中的這個國家的客戶進行歸類,分別對應到上面的四種分類中;
然后就是以每個客戶為單位對客戶進行分析,記住是每個客戶為單位。
大家習慣了模板,恨不能有一種模式可以應付所有客戶,但是,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的特點,問題或者訴求,就算都是合作客戶,分析出的結果可能都會有差別;有障礙的客戶,障礙可能又會各不相同,所以,找出病癥才能對癥下藥。
熟悉我文章的諸位應該會有印象,我會把溝通分為表達和提問兩個部分,那么,面對每一個客戶的時候,該表達什么,提問什么,分析完每一個客戶之后就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結論。
舉個例子,我們要拜訪一個老客戶,他跟我們合作了很多年,他是中間商,我們的貨物質量幾乎沒出過問題,我們的價格也很有競爭力,但是似乎這么多年他的市場并沒有很大的進展,我們需要搞清楚這是怎么了,看看能否有辦法提高他的銷量。
針對這個客戶,我們設定路徑如下:
1.展現這些年的成交數據,分析沒有增長的這個現實;
2.表達我們的誠意,用數據證明我們質量的穩(wěn)定性;
3.詢問客戶開發(fā)市場的模式,客戶有哪些苛刻的要求,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滿足;跟客戶聊一下市場的潛力,和競爭對手……
4.分析客戶是能力不足還是動力不足,能力不足我們可以輔助他開發(fā)市場,動力不足可以給于刺激……
如果是遇到了障礙的客戶,就要分析哪些問題是跟客戶聊過的,客戶關心的問題我們是否都完善的解決了,客戶是否提出了我們明顯做不到的條件,例如付款方式,例如樣品問題,等等。
針對這個客戶,設定路徑如下:
1.直接詢問客戶為什么遲遲不合作,面談中,很容易獲取到答案;
2.盡量判斷客戶是托詞還是真實狀況,判斷客戶是決策者還是傳話者,嘗試著找到決策者;
3.不斷的向客戶傳輸我們的價值,讓客戶最大程度認可我們,如何傳輸價值,可以尋找我之前的文章瀏覽;
每一個客戶分析清楚之后,該準備哪些知識,哪些文件,哪些材料,哪些證書,哪些說辭就會非常清晰,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每一個客戶都要準備一份背景調查表,一份拜訪備忘錄,能寫的都寫下來,不能靠想,太多人有這個不好的習慣。
約見客戶估計很多人會問了,把客戶分析的那么清楚,萬一約不到不就白費了?我們不可以先約客戶再對約到的客戶進行分析嗎?
我想說的是,不好好分析一下客戶,如何約客戶呢?我們切不中客戶的要害,客戶未必會安排時間給我們。
大部分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一套所謂的模板來約見客戶,那真的是碰運氣了,就如同開發(fā)信,就如同展會約見客戶一樣,回復率成功率都不會很高。
所以,約見客戶的時候要表現出我們的價值,而每一個客戶所看重的價值又未必相同,不量身定做效果怎么會好呢?
而量身定做的方案就存在于上面對客戶的分析中,你發(fā)現了嗎?
行程設定我的習慣是約客戶分為兩步,第一步叫做模糊時間,第二步叫做具體時間。
模糊時間直指給客戶一個時間區(qū)間,告知我們會在這段時間內去拜訪,不知道你會不會在公司,等我設定好行程,我再跟您約具體時間。
因為如果某些國家幅員遼闊,行程安排不合理的話,效率就不會很高了。
約見客戶會出現一個大體結果,把需要拜訪的國家的地圖打印出來,把約見到的客戶在地圖上標出來,看相鄰的兩個客戶是多少距離,盡最大努力把相鄰的客戶的拜訪時間安排在一起,提高效率。
例如我會把美國分為美東和美西兩個拜訪區(qū)域,美西一般是從舊金山或者洛杉磯開始,租車,沿著高速公路一路奔向拉斯維加斯,客戶的地圖會繪制出來,如果拉斯維加斯的時間沒有限制,我會全部客戶一路拜訪過去,地毯式,如果拉斯維加斯的時間有點緊,就先挑選高速高路其中一側的客戶先拜訪,回程時,拜訪另外一側,當然還是有一些隨機成分和變化,后面會慢慢講。
物料準備要準備哪些物料,例如,禮品,樣品,畫冊,報價單,已成交客戶的數據分析,等等;
交通工具選擇;
可以導航的設備;
基本的證件,材料,網絡等;
模擬訓練模擬訓練是利貿進行企業(yè)內部整理時候的殺手锏,模擬訓練可以讓一個新人迅速得到提升,可以讓一個從來沒有實戰(zhàn)的人自然而熟練;
拜訪之前,要進行產品表述的模擬訓練;
當然也要進行預設問題的模擬訓練,這個有兩層含義,第一叫做我們打算問客戶的問題,需要練習;第二叫做我們要預估一些問題和突發(fā)情況來進行訓練,例如,我們明明按照時間到了客戶處,結果客戶告訴我們他沒時間了,或者不在,大部分人面對這種情況都會不知所錯,不是因為笨,而是從來沒有經歷過,沒有訓練過。
如果第二天我要拜訪客戶,前一天會一定模擬一次,預估可能出現問題的一切環(huán)節(jié),設定應對方案,見招拆招就可以了。
模擬訓練的文章寫過幾篇了,大家可以找來看。
利貿的咨詢服務如此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