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與外匯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994年。那年初,中國開始實行結售外匯制度,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國家規(guī)定:“企業(yè)出口換回的美元必須上繳給國家,政府則支付給企業(yè)等價的人民幣?!睘榱斯膭畛隹?,政府對有些行業(yè)還進行了補貼,以利于出口成品的價格優(yōu)勢。這一政策使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猛增,僅僅過去15年,中國就變成美元貯備的頭號大國。
可“針無兩頭利”,也是這個規(guī)定,埋下了國內通貨膨脹的禍根。同樣是1994年,中國通貨膨脹率達到24.1%的歷史高位。為什么呢?因為那些支付給企業(yè)結匯的人民幣都必須通過印發(fā)新鈔來實現。正如我在《“被迫”低估的人民幣》一文中指出,中國無法從美國和西方買入所需要的高科技產品和資源,中國便出現了長期的 進出口 貿易順差。這就意味著,中國在外匯儲備猛增的同時,央行向中國市場投放了等值的人民幣,而這部分新發(fā)行的人民幣所對應的商品卻都出口留在了國外。對于中國普通百姓而言,他們存折上的人民幣便被出口換匯后不斷地稀釋。換言之,就在人民幣對外不斷升值的同時,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在不斷貶值。中國這些年房地產價格飛漲也和這個問題有間接,甚至直接的關系??梢赃@樣說,是中國普通百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為全世界,特別是美國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商品。
這些年中國發(fā)展的出口產業(yè)中,很多是破壞環(huán)境和有害于健康的,是被國外禁止的。中國在發(fā)展了經濟的同時,許多地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實際上是對子孫后代的剝奪,是極其得不償失的。今后要恢復那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將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就像當年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污染了泰晤士河,最后耗費了巨資才逐漸地得到改善。
目前中國出口換匯的主要項目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中勞動力被嚴重低估。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但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告顯示, 2008年中國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只占GDP的29%。而根據郎咸平教授的測算,2009年這一比例更僅僅低至8%,名列全球倒數第一!這正是被嚴重低估的勞動力成本,帶來了人民幣價值被低估的國際指責和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對于中國來說很不公平。
人民幣匯率問題將引發(fā)劇烈的通貨膨脹。雖然目前還沒有達到總爆發(fā)的程度,那要感謝中國百姓的高儲蓄率,暫時抵消了出口結匯造成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不過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這一問題遲早會爆發(fā)。
無論如何,中國的匯率政策的確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拓展閱讀
2012年報關員考試準考證副證打印入口
2012報關員強化提高套餐獨家全真機考試題